产品与服务

对量产传统车型进行改装,使其具备自动驾驶的基础能力。提供全套线控改装设计方案、传感器选型方案、车辆标定及软硬件工程定制服务,满足自动驾驶研发测试企业的不同需求。

具备L4级自动驾驶能力的机器人平台,采用“自动驾驶底盘+多功能舱体”的模块化设计,可根据不同应用场景搭载不同功能的车体空间,缩短机器人的规模化定制流程,降低自动驾驶机器人OEM门槛,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跨行业创新应用。

集成摄像头、通信单元、环境监测系统、照明展示系统等软硬件设施,实现“一杆多用,多杆合一”;可实时感知人员、车辆等交通参与要素,实现“人-车-路-云”之间的紧密连接,是物联网、车联网等泛在感知网络的基础节点。

打造集边缘计算、边缘存储、边缘操作系统于一体的分布式开放平台,适配多种路侧设备接入,兼容多种外部算法及拓展应用;用于路侧部署,为自动驾驶车辆就近提供边缘智能服务,更快响应自动驾驶的实时算力需求,为车路协同智能应用升级与数据安全提供保障。

为每一台联入车路协同网络体系的硬件设备提供身份认证服务,保障云端和路侧单元之间基于数字证书身份认证的双向安全通信,实现车路协同海量异构设备间的互信互认,提升网络通信安全以及车辆驾驶安全。

接入车端数据与路端数据,基于“软件定义”理念,向下兼容感知、计算等各类硬件设施,向上满足监控、调度等多种场景应用;帮助交通管理者实时了解路网的总体运行状况、气象环境、车流变化规律等信息,为智能网联车辆提供可靠的出行预测和规划决策,并根据城市交管需求,对道路交通状况进行远程实时监测。

开展自动驾驶示范运营,可快速部署共享无人车(Robotaxi)、自动驾驶观光小巴(Minibus)、自动驾驶公交车(Robobus)、无人清扫车、无人零售车、无人配送车等多种车型和示范场景,提供全周期运营规划及配套运营服务。

提供基于智能化道路(C-V2X标准)的多场景车路协同测试环境,提供车辆改装、车辆标定、数据采集、数据标注、自动驾驶安全员培训等服务保障,覆盖道路、车辆、人员、数据等多种要素,满足自动驾驶技术测试及标准验证的差异化需求。
车路协同解决方案
业务挑战
城市交通存在道路事件感知不精准、交通数据不全面、工作流程割裂、调度效率低下、服务不到位等行业痛点,造成城市治堵治安能力差,应急处理缺失等问题。方案优势
支撑交管、交运、城管、路政、公安等政府部门智能化管控、智慧化执法等应用。落实交通强国战略,推动城市交通质量优化,实现“人享其行、物优其流”。解决方案
提供从道路智能化改造到应用平台建设的整体解决方案,自下而上构建车路协同系统的完整架构,包括路侧设施层、基础平台层、算法管理层、应用服务层,可支撑多种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应用场景。
应用场景
基于完善的车路协同基础环境,以路侧单元的边缘算力+云平台的中心算力为支撑,以城市交通管理的痛点需求为驱动,可实现多种应用场景。

路侧监控传感设备可实时监测路面健康状态,识别道路破损、塌陷、抛洒物等并及时上报路政、交管等相关部门;针对雾霾、雨雪等恶劣天气重点监测路段能见度、积水/积雪、路面结冰等情况并发出预警。监测并报告道路交通事故信息,由AI辅助生成事故责任认定结果,经交管人员研判确认后,依法完成对事故的快速处理。

利用路径规划、电子围栏技术为公交车规划数字轨道,结合红绿灯智能信控实现公交优先通行,帮助公交车达到轨道交通的运载效率,解决公交车准点率低、利润率低、司机疲劳、事故频发等痛点问题。

通过路侧监控传感设备对重型货车、渣土车、工程车、危运车辆实行智能识别与重点监控,对车辆超速、抛洒等违法行为进行记录并快速上报交管部门。

基于车路协同基础环境,利用平台AI算力支撑远程辅助驾驶,降低驾驶人员劳动强度,降低疲劳驾驶带来的安全隐患,帮助货运重卡更加智能、安全,助力物流货运实现节能减排、降本增效。